跳到主要内容

35 六处相应3.3

第三 居士品

第一 毗舍离

尔时,世尊住于毗舍离[城外]之大林重阁讲堂。

时,名为郁瞿娄毗舍离之居士,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毗舍离人郁瞿娄居士,白世尊曰:‘大德!于此 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盘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大德!于此而又,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‘居士!眼所识之色快意、可爱、乐、喜爱,诱生欲念,比丘若喜悦、赞美于此,恋着于此而住者,则喜悦、赞美于此,恋着于此而住之诸识,则依止于此,取着于此。居士!有取执之比丘,则不入于涅盘。

居士!耳所识之声……鼻所识之香……舌所识之味……身所识之触……意所识之法……居士!有取执之比丘,则不入于涅盘。

居士!于此,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盘,即以此为因,以此为缘。

居士!眼所识之色快意、可爱、乐、喜爱,诱生欲念,比丘若不喜悦、不赞美于此,不恋着于此而住者,则不喜悦、不赞美于此,不恋着于此而住者之识,即不依止于此,不取执于此。居士!无取执之比丘,则入于涅盘。居士!耳所识之声……鼻所识之香……舌所识之味……身所识之触……意所识之法……居士!无取执之比丘,则入于涅盘。

居士!于此,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者,以此为因,以此为缘。’

第二 发提

尔时,世尊住发提族中之发提村。

时,名郁瞿娄发提村人之居士,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发提村人居士郁瞿娄白世尊曰:‘大德!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盘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[应如前经之详说]

居士!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,以此为因,以此为缘。’

第三 那烂陀

尔时,世尊住那烂陀之婆瓦利加庵罗林。

时,居士优波离,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居士优波离,白世尊曰:‘大德!于此,或有情于现生不入于涅盘者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于此而又,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者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[可照前经之详说]

于此,居士!或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,乃以此为因,以此为缘。’

第四 婆罗陀阇

尔时,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,住憍赏弥国之瞿史罗园。

其时,优填那王来诣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住处,与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共相问讯,交换亲爱恳勤之语后,坐于一面。

坐于一面之优填那王言尊者宾头罗婆罗陀阇曰:‘婆罗陀阇!此年轻之比丘等,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,以青春盛年之身,无娱于诸欲,一生行完具极净之梵行,以至终生者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‘大王!此乃彼之知者、见者、世尊、应供者、正等觉者之所宣说,而曰:‘来!诸比丘!汝等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,当起母心想,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,当起姊妹心想,对于与女儿年龄相等之女,当起女儿心想。’大王!对此亦然,此乃年轻比丘等,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,以青春盛年之身,无娱于诸欲,一生行极净之梵行,以至终生之因、之缘是。’

‘婆罗陀阇!心乃虚浮者,或将对于与母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,或对与姊妹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,或对于与女儿相等年龄之女亦起欲念。婆罗陀阇!此年轻比丘,少年黑发……以至终生,或有他因、他缘耶?’

‘大王!此彼之知者、见者、世尊、应供者B正等觉者之所说。而曰:‘来!诸比丘!观察此身由脚掌以上,由发梢之下,以至皮肤,乃充满种种不净之物。此身有发、毛、爪、齿、皮肤、肉、筋、骨、骨髓、肾、心、肝、膜、腓、肺、大肠、小肠、胃、粪、胆汁、痰、脓、血、汗、脂、泪、膏、唾、鼻涕、关节液、尿、脑浆等是。’大王!对此亦然,此年轻比丘等,少年黑发……以至终生之因、之缘。’

‘婆罗陀阇!有彼等身之修养、有戒之修养、有心之修养、有智之修养者,此乃为之易者。然而婆罗陀阇!无彼等身之修养、无戒之修养、无心之修养、无智之修养者,此乃为之不易。婆罗陀阇!或有人念:‘当思惟我之不净,’彼思惟为净。此年轻比丘等,少年黑发……以至终生,有他之因、他之缘耶?’

‘大王!此乃彼知者、见者、世尊、应供者、正等觉者之所宣说,而曰:‘来!诸比丘!汝等为护诸根而住,以眼见色,则不执总相,不执别相。人若不摄护眼根而住者,以此为因,贪、忧、恶、不善之法,则来袭于彼。为实行摄护眼根,守护眼根,以达到摄护眼根。以耳……以鼻……以舌……以身……以意识法,不执总相,不执别相。人若不摄护意根而住者,以此为因,贪、忧、恶、不善法,则来袭于彼。为实行其摄护意根,守护意根,以达到摄护意根。’大王!对此亦然,年轻诸比丘少年黑发……以至终生之因、之缘。’

‘尊婆罗陀阇!是不思议,尊婆罗陀阇!是稀有者。尊婆罗陀阇!依彼知者、见者、世尊、应供者、正等觉者之所说,此诸年轻比丘,少年黑发丛生而多显活力,以青春盛年之身,无娱于诸欲,终生以行完具极净梵行之因之缘者。

尊婆罗陀阇!余亦曾不守身、不守语、不守心、不树立正念、不摄护诸根而入后宫,当时过大欲念恼迫余。然而尊婆罗陀阇!余守身、守语、守心、树立正念、摄护诸根入后宫,当时余未为欲念所恼倒。

奇哉!尊婆罗陀阇!奇哉!尊婆罗陀阇!尊婆罗陀阇恰如倒者起,覆者披露,对迷路者语示以道,于黑闇举起油灯,言:‘有眼者得见,’如是乃明了尊婆罗陀阇之说法。尊婆罗陀阇!余归依彼世尊,亦归依法与比丘僧,尊婆罗陀阇!愿受纳余自今日起,终生归依为信士。’

第五 须那

尔时,世尊住王舍[城外]之竹林,迦兰陀饲养园。

其时,居士之子须那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居士子须那,白世尊曰:‘大德 !于此,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盘,以何为其因?以何为其缘耶?而又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者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[如前经之详说]

‘须那!于此,或有情之……以此为因、为缘。’

第六 瞿史罗

尔时,尊者阿难住憍赏弥城之瞿史罗园。

时,瞿史罗居士来尊者阿难住处:

坐于一面之瞿史罗居士,白尊者阿难曰:‘大德阿难!所称:‘种种界,种种界者,’大德!世尊所说几何之种种界耶?’

‘居士!有眼界与可意之色,缘眼识与乐感之触,所生之乐受 。居士!有眼界与不可意之色,缘眼识与苦感之触,所生之苦受。居士!有眼界与可舍之色,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所感之触,所生非苦非乐。

居士!耳界与……鼻界与……舌界与……身界与……意界与可意之法,缘意识与乐感之触,所生之乐受。居士!有意界与不可意之法,缘意识与苦感之触,所生之苦受。居士!缘意界与舍感之触,所生之非苦非乐。

居士!以上乃世尊所说之种种界。’

第七 诃梨提迦尼

尔时,尊者大迦旃延住阿盘提国之拘罗罗迦罗山中。

时,居士诃梨提迦尼,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居士诃梨提迦尼,自尊者大迦旃延曰:‘大德!‘缘种种界,生种种触,缘种种触,生受种种受。’此乃世尊之所说示。大德!如何缘种种界,生种种触,缘种种触,生种种受耶?’

‘居士!于此有比丘,以眼见可意之色,知:‘此为如是 ,’缘眼识与乐感之触,生乐受。又以眼见不可意之色,知:‘此为如是,’缘眼识与苦感之触,生苦受。又以眼见可舍之色,知:‘此为如是,’缘眼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,生非苦非乐。

复次,居士!以耳闻可意之声……以鼻嗅可意之香……以舌味可意之味……以身触可意之触……以意识可意之法,知:‘此为如是,’缘意识与乐感之触,生乐受。又以意识不可意之法,知:‘此为如是,’缘意识与苦感之触,生苦受。又以意识可舍之法,知:‘此为如是,’缘意识与非苦非乐感之触,生非苦非乐。

如是,居士!缘种种界,生种种触,缘种种触,生种种受。’

第八 那拘罗父

尔时,世尊住跋伽国失悦摩罗山恐怖林之鹿苑中。

时,那拘罗父居士,来诣世尊住处……

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,白世尊曰:‘大德!于此或有情于现生不得入于涅盘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大德!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入于涅盘者,以何为因?以何为缘耶?’

‘居士!有眼所识之色 ……

居士!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,不得入于涅盘,以此为因、以此为缘。

居士!有眼所识之色 ……

居士!于此,或者有情于现生,入于涅盘者,以此为因、以此为缘。’

第九 鲁醯遮

尔时,尊者大迦旃延住阿盘提国之摩揭罗迦多 城外森林中之草庵。

时,鲁醯遮婆罗门之众多弟子,采薪之青年等,来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鹿,于其周围徘徊巡行,以高声、大声,行种种之挑戏 言:‘此等圆头之似非沙门,乃由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丑奴,此等唯为担荷夫所恭敬、尊重、供养、礼赞者。’

于是,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来,告此等青年曰:‘汝青年等!勿作响,我为汝等说法。’作如是言时,彼青年等默然而止。

时尊者大迦旃延,以偈语告此青年等曰:

  1. (一)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,以戒为第一,而以压其忿,其守诸根门,是为善护持。
  2. (二)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,喜欢法与禅,但今婆罗门,则言:‘吾等摒弃此,而不予问闻 。’夸醉于本族,则以行非事。
  3. (三)违背于怯弱好勇之徒者,为忿之所压,执种种刀杖,不守诸根门,而勤空劳者,犹人梦得财。
  4. (四)断食露地卧,晨早之水浴,读诵三吠陀,着粗兽皮衣,结发及涂泥,持咒[取]戒禁,[实履]苦行者。
  5. (五)诈术及曲杖,以水拭颜面,以此等明为,婆罗门要具,为生小利者。
  6. (六)能获于禅定,清澄而无浊,对一切生类,无邪障之心,而此始可达,至于梵天道。’

因此,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,来至鲁醯遮婆罗门之处,以告彼曰:‘尊者!愿有所知,沙门大迦旃延只管嘲骂婆罗门之神咒。’如是言时,鲁醯遮婆罗门怒而思不快意。

鲁醯遮婆罗门心更思念:‘我仅闻此青年等之言,则谤骂沙门大迦旃延,此于我为不适宜。我当赴彼住处而问。’

因此,鲁醯遮婆罗门与此等青年,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处,与尊者问讯、交谈亲爱恳熟之语后,坐于一面。

坐于一面之鲁醯遮婆罗门,语尊者大迦旃延语曰:‘迦旃延!余之众多弟子,采薪之青年等,来此处否?’

‘婆罗门,汝之众多弟子,采薪之青年等曾来此处。’

‘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,有何等之谈话否?’

‘婆罗门!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曾有谈话。’

‘尊者迦旃延与此等青年之间,有如何之谈话耶?’

‘婆罗门!余与此等青年之间有如是之谈话:

  1. (一)‘此等犹忆古法之古婆罗门,以戒为第一,而以压其忿,其守诸根之门,是为善护持。……
  2. (二)能获于禅定,澄清而无浊,对一切生类,无邪障之心,而此始可达,至于梵天道’。

‘婆罗门!余与此等青年之间,作如是谈话。’

‘尊者迦旃延!所言‘不守护诸根门’者,迦旃延!几何为不守护诸根门耶?’

‘婆罗门!于此,有人以眼见色,则心倾于可爱之色,则背拂于不可爱之色,不能使正念现前,缺乏思虑而住;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、慧解脱,则彼所起之恶、不善之诸法,不能消灭无余。

以耳闻声……以鼻嗅香……以舌味味……以身触触……以意识法,心倾可爱之法,背拂于不可爱之法,不能使正念现前,缺乏思虑而住;又不如实知心解脱、慧解脱,则彼所起之恶、不善之诸法,不能消灭无余。

婆罗门!如是为不守护诸根门者。’

‘尊者迦旃延!是不思议。尊者迦旃延!是稀有。尊者迦旃延!以不守护诸根门者,说不守护诸根门。尊者迦旃延!所言‘守护诸根门,’尊者迦旃延!几何为守护诸根门耶?’

‘婆罗门!于此,有比丘以捶ㄕ漶A则心不倾于可爱之色,不背拂于不可爱之色,使正念现前,无量思虑而住:又如实知彼心解脱、慧解脱,彼所起之恶、不善法,则消灭无余。

以耳闻声……以鼻嗅香……以舌味味……以身触于所触……以意识法,心不倾于可爱之法,不背拂于不可爱之法,使正念现前,无量思虑而住;又如实知彼心解脱、慧解脱。彼所起之恶、不善法,则消灭无余。

婆罗门!如是则为守护诸根门。’

‘尊者迦旃延!是不思议!尊者迦旃延!是稀有!尊者迦旃延乃以守护诸根门者,说示守护诸根门。奇哉!尊者迦旃延!奇哉!尊者迦旃延!尊者迦旃延恰如使倒者起,覆者显露,迷道者得示以道,如黑闇中举起油灯,使‘有眼者得见,’如是,尊者迦旃延以种种方法,说法使明了。尊者迦旃延!余即归依彼世尊,亦归依法及比丘僧。尊者迦旃延!容纳余从今日起,终生归依为信士;尊者迦旃延若入摩揭罗多信士之家时,即请应入鲁醯遮之家,于此,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,当礼敬、迎拜尊者迦旃延,又有供奉座席与水者,此乃为彼等长时利益安乐。’

第十 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尼

尔时,尊者优陀夷住拘盘荼[城]兜泥耶婆罗门之庵罗林中。

时,一青年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之弟子,来至尊者优陀夷住处……

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之青年说法教示,感动勉励,使令善悦。

时,彼青年依尊者优陀夷之说法教示,为所感动勉励、喜悦而从座起。来诣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处,对彼女语曰:‘惟愿大姊当知,沙门优陀夷能说初善、中善、终善,具足意义言句之法,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。’

‘然者,汝青年!且以吾之名,招请沙门优陀夷,明日受供食。’

‘唯唯,大姊!’青年应诺彼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即诣尊者优陀夷住处,而白尊者语曰:‘尊者优陀夷!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,请尊者承诺明日受供食。’

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。

于是,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,晨朝着内衣,持钵、衣,入伊罗越奢利族所出婆罗门女住处。坐于所设之座。

其时,伊罗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罗门女,以胜味之硬软食物,亲手饱满供养尊者优陀夷。

时,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,手已离钵。穿履覆头坐于高座,白尊者优陀夷曰:‘沙门!请说法要。’ ‘姊妹!时机将来。’言罢即从座起而离去。

彼青年又诣尊者优陀夷住处,与尊者相问讯、交谈亲爱恳勤之话后,坐于一面。尊者优陀夷对坐于一面彼青年说法,教导勉励使令欣悦。

彼青年又以尊者优陀夷所说法之教导勉励、喜悦,而从座起,来诣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,言于彼女曰:‘惟愿大姊当知,沙门优陀夷说初善、中善、终善,具足意义文句之法,说明一切具修满净之梵行。’

‘青年!汝如是赞叹沙门优陀夷。然余亦请于沙门优陀夷:‘沙门!请说法要。’彼言:‘姊妹!时机将来。’即从座起而去。’

‘虽然如是,然而大姊!汝穿履覆头坐高座作如是言:‘沙门!请说法要。’彼尊者则尊法、重法者。’

‘然者,青年!汝以吾之名,招请沙门优陀夷明日来受供食。’

‘唯然,大姊!’青年应诺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来诣尊者优陀夷住处,语尊者曰:‘尊优陀夷!吾等之师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请明日应诺供食。’尊者优陀夷默然许诺。

于是,尊者优陀夷其夜过后,晨早着内衣,持钵、衣,入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处,坐于所设之座。

时,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以胜味之硬软食物,亲手供养尊者优陀夷至饱满。

伊罗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罗门女,知尊者优陀夷取食终了,手已离钵,则脱履露头坐低座,而白尊者优陀夷曰:‘大德!何物之所存,阿罗汉说苦乐耶?何物之不存,阿罗汉不说苦乐耶?’

‘姊妹!眼之所存,阿罗汉说苦乐,眼之不存,阿罗汉不说苦乐。其之所存……鼻之所存……舌之所存……身之所存……意之所存,阿罗汉说苦乐,意之不存,阿罗汉不说苦乐。’

如是言已。伊罗越奢利婆罗门女自尊者优陀夷曰:‘奇哉!大德!奇哉!大德!尊者优陀夷恰如使倒者起,覆者显露,迷路者语示以道,黑闇中举油灯,使‘有眼者得见,’如是尊优陀夷以种种方法,说法使明晓。尊者优陀夷!于此吾当归依彼世尊,归依法及比丘僧,惟愿尊者优陀夷容纳吾自今日起,终生归依为信女。’

居士品第三(终)

其摄颂曰:

    毗舍离伐地    以及那兰陀

    与婆罗陀阇    须那瞿师罗

    及诃梨陀迦    那拘罗之父

    乃至鲁醯遮    毗纽迦旃延

    与婆罗门尼